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黻P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瑜伽心得體會篇一
昨天正好看到公司oa網(wǎng)上面的公告,公司為了豐富員工業(yè)余生活有開始舉辦瑜伽課程練習了,以前就有搞過這個活動,但是由于去年本人比較忙,所以沒有時間去參加。但是現(xiàn)在就好了,該忙的事情差不多都忙完了,可以輕松一下了。正好有這個機會,我要去見識一下。
聽人家說練習瑜伽有很多很多好處,就是自己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因為怕疼!~~呵呵!
6點學員們準是都到達了舞蹈教室,老師也早早的準備好了,第一次看到瑜伽老師,身材好好哦,很是羨慕和嫉妒哦!一定都是練習瑜伽練習出來的。我想:)……我們首先復習了以前課程學習過的姿勢,因為包括我在內有幾個新來的同學,所以要把以前動作溫習回顧一下,這下我可是手忙腳亂了,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什么吸氣,呼氣,腳,手都不聽自己使喚了,覺得我難哦,以上來就搞個全套姿勢給我們新來的學員,真是受不了,只能咬牙忍耐跟隨老師口令,眼鏡不停看旁邊的學員動作如何伸展的,一步步學習。
結果課程結束時候還有有個同學睡覺了,很久才起來,哈哈!~
一個多小時的課程下來,我的感受就是關節(jié)疼,尤其是要堅持一個動作保持5個呼吸的時候更累,不過雖然累但是全身好像放松了許多,自己感覺有些微妙的變化。說不上來,不知道怎么說?呵呵!只有大家學了之后自己體會咯!
所以我在之前也發(fā)了幾個帖子,說明了做瑜伽的功效,好處,希望愛好瑜伽的朋友們多看看我的帖子,多多學習一下,都來做瑜伽鍛煉。
瑜伽心得體會篇二
2瑜伽就是腦的停止,而成身體感覺和思想流動的觀照者而己
3瑜伽的實現(xiàn)與達成,無非是你發(fā)現(xiàn):外在的世界只是你心理的一個投影罷了。
4身體隨著思想而改變;內在變了,外在的世界也隨之而改變。
5大腦停止了混亂的流動,時間就停止了,壽命就會延長,生活就成了一幕戲劇,而你只是一個觀看者。聰明的人、反應快的人、性急的人老得快,從容的人、凡事慢三拍的人高壽,就是個道理。
6最后,瑜伽不是一味供談論的生活裝飾,它是供你去實踐、享受、品味的藝術。如果它是一杯美酒,那么我們舉杯吧,不要再錯過了。
瑜伽心得體會篇三
冷不丁的這個問題,倒是讓我著實結舌,雖平常也在練瑜伽,也時常跟人談到瑜伽,但自己究竟有什么樣的心得呢?好象從未仔細、深入地想過,一時間不曉得從何說起,只好用文字來幫助自己,寫下練習過程中的一些所感所想所思所疑所惑,只因根本不能算是入門,頂多也就是在瑜伽的門外徘徊,所以這些體會非常膚淺、表面、凌亂,但總算是真誠,也是對朋友問題的回答。
1、身體與自己
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應該是“我病故我在?!边@個陪伴我們最長久的忠誠戰(zhàn)友——身體,除非它病,否則我們是很少能意識到它的存在的。
練瑜伽,讓我第一次學會關照自己的身體,這種關照是用自己的意識、心靈,通過不同的瑜伽動作、體式,真真切切地感受自己身體每一部分,嘗試了解它們的現(xiàn)狀,傾聽它們的訴求。我們時常聽到電影或小說里會有這樣動人的表白:“他用靈魂的目光撫摸過我身體的每一寸皮膚?!?,上瑜伽課,對自己的身體,常會產(chǎn)生孩童班的驚奇:哦,原來這就是我的身體。
2、快與慢
瑜伽的精髓或許很多,但我目前領悟出的一點就是一個字——慢。因為慢,你才能有所體會,由于慢,你才可生發(fā)出控制。無論是一呼一吸,還是一舉手一抬足,無論是站,還是坐……,唯有真正用心用身體味“慢條斯理”,才能祛除因為快所帶來的浮躁與不安。我喜愛的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的口頭禪是“親愛的,慢一點!”,雖然他筆下那種優(yōu)雅緩慢的生活已經(jīng)成為逝去年代的魅影,無可再追,但人生既苦又短,我們其實真正需要停下來,慢下來,好好關照體味人生的各種風情。人不是說慢想慢就可以慢下來的,所以需要借助瑜伽,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去學會體味。
許多人提到瑜伽,就聯(lián)想到那些在普通人看來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高難度體式動作,因而打了退堂鼓,不敢走近。其實這是一種極端錯誤的認識,對于瑜伽來說,體式固然很重要,但始終僅僅是手段是工具是過程,目的應該是通過體式學會向內觀,學會閉上塵世的雙眼,睜開或許已沉睡很久的心靈的眼睛,學會用心靈之眼檢視、打掃內心的每個角落,這是很漫長的修行,不可能一蹴而就。每個人都只能量力而行,不能勉強,不可過度用力,心靈也是一樣,凡事過猶不及。
最初接觸到瑜伽,看到老師那些眼花繚亂的體式動作,自己不由心生羨慕,恨不能在最短的時間掌握學會,于是,上課時會過度強求,結果身體和心靈都反而愈來愈不安,因為設定的目標和現(xiàn)實的差距,讓自己無端心生煩惱,這樣求成求果的心,本來就是不正確的,瑜伽本是讓人心安,最終達到無所住而安心。
瑜伽心得體會篇四
一個瑜伽教師的力量并非來自自己,并非來自身體的技法和力量、外表、口才或證書,而是來自他(她)和所轉達的瑜伽知識傳統(tǒng)和源泉之間的緊密親密關系。要是一個教師能成為古老瑜伽智慧的代言人,他天然就能獲得足夠的自信。當我們說到傳統(tǒng)和知識時是指對瑜伽完備全面的理解。
《瑜伽經(jīng)》的作者帕檀伽里把瑜伽比喻成有八片花瓣的蓮花:1)持戒、2)精進、3)體位、4)調息、5)制感、6)專注、7)冥想、8)神定。雖然目前體位練習幾乎成了瑜伽練習的代名詞,但我們應該始終記住體位練習只是那八片花瓣中的一片而已,其目的是讓我們理解其他花瓣進而看清整朵蓮花的全部面貌和意義之所在。要是我們沒有理解其他花瓣,實在我們也沒有很好地理解體位這片花瓣,因為那只是一個局部,而局部只有在一個群體中才能獲得它真實的意義。例如,要是你從來不知道汽車是什么和貴干用的,也就沒有辦法向你很好地詮釋車胎是什么和貴干用的。因此,只有這種“全面的理解”才會給一個瑜伽教師帶來真正的自信和教學時安然平靜的心態(tài),即使你沒有辦法在課堂上轉達所有你了解知識,但那種知識仍然會因為你的“臨在”而漫溢在課堂上而被學生們直接感受到。無論你是什么氣勢派頭的教師,無論你在什么樣的情況中,也無論你擅長教什么和面對怎樣的學生,要是你認定瑜伽的目的首先是體驗心靈的凈化和安然平靜,你就會有足夠的耐心和健康的心態(tài)。你知道你不需要刻意地取悅所有人,你會天然地吸引那些有同樣追求的學生,因為純潔和安然平靜恰正是這個世界上最缺乏和珍貴的東西。
一個瑜伽教師的自信會在以下三個方面獲得支持,要是他(她)懂得如何“獻身”于這三者并學會“凝神諦聽”的藝術的話。
2)前輩的瑜伽圣哲們和大師們的教導(sadhu)。了解他們在瑜伽中的領悟、修為和心態(tài);3)經(jīng)典(sastra)。這意味著你去閱讀和理解所有瑜伽練習或教學背后的哲學和核心內容。你的老師監(jiān)督著你并幫助你解決實際的問題;瑜伽前輩們鼓動勉勵并向你提供靈感;經(jīng)典是你的信息庫、內心的資源和這條道路上永遠的伴侶。
二、清晰1)你很明確你在教什么和要到達什么效驗。
在課堂上教得清楚而透辟的簡單的內容,要遠遠好過繁多但不明確透辟的內容。不要在一堂課上給自己和學生提出太多太苛刻的要求而使身心都無所適從或疲憊不堪,在上課前你必須很清楚你今天這堂課的大旨、核心和要針對的問題是什么,但同時又要保留調解的余地。你要可以或許緊緊地抓住那些動人的剎時和“此在”的覺悟。你備課的結果是應該培養(yǎng)出一種明確的、渴望分享的豪情,但同時不要太執(zhí)著于細節(jié),因為很有可能會由于天氣,對象和時間等等外在因素你不能完全執(zhí)行你備課的內容。你的主題可以來自你上一次課所教內容的延續(xù)、變化、重復或深入——也就是你大致的一個教學內容的提綱,或來自于你最近在閱讀或練習中獲得的最新的心得領會,(養(yǎng)成在課前閱讀的習慣)要是你始終在不斷學習和閱讀,始終保持著你在瑜伽中最寶貴的追求和熱忱,你的教學將會始終布滿活力、喜悅和新鮮感。作為一個好的教師你并不需要么所不知,無所不能,但要是你教的每個細小內容都是你心之所感所悟,你就能教得真切而清晰,你就能打動你的學生。2)你可以或許用簡潔明確的方法準確地轉達瑜伽的內容。
你必須經(jīng)歷一個把自己轉變?yōu)檗D達工具的過程,也就是專業(yè)的瑜伽教師培訓和在教學中長期的錘煉。沒有任何人能從一個好的瑜伽學生馬上釀成一個好的瑜伽教師。這是一個從接管者到給于者的完全不同的角色轉換。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行業(yè),需要特殊的訓練,連一個普通的幼師都需要經(jīng)歷四年的培訓,憑什么你認為在一個月的教師培訓以后你就應該是一個教師了呢。當然,要是你天生具有表達的天賦和當教師的傾向,這個過程就能順利地完成。瑜伽教師培訓真正起效用的是給你打下一個扎實的基礎和讓你看清瑜伽這條道路的藍圖。再好的培訓者也只能展覽給你他的東西,但只有你自己的修為才能真正幫助你自己發(fā)現(xiàn)你自己的能力之所在。
你得學會在教學時運用以下三種表達技法:1、你的身體——肢體語言;2、你的口頭語言;3、你的精神——你的精微的能量語言(指你的臨在本身帶給別人的感受)。這三種語言的清晰度和效驗反映的是你自己內涵的力度、沉靜、平衡、純粹、透辟和完美。它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你自己的修為。除非你先成為一個好的瑜伽士,你沒有辦法成為一個好的瑜伽教師。
三、慈悲要是作為瑜伽教師你的目的是服務你的學生,要是你的快樂是用你的知識和技法去幫助別人,你就在靠近慈悲,而真正的慈悲就是智慧本身。智慧就是付諸于實際糊口中的哲學。這意味著根據(jù)學生能接管的程度而響應地教授正確的瑜伽原則。瑜伽教師工作的核心就是除去痛苦(身體的和心靈的)和分享靈性的喜悅。因此應該警惕你的教學沒有給學生帶來“更多的痛苦”。瑜伽教學既不是教師的個人表演,也不是他(她)和學生的共同練習,而是教師通過引導、協(xié)助學生獲得自身潛能的認識和對喜悅本質的體驗的過程。瑜伽教學的核心是“心的轉變和凈化”。在這個世界上的痛苦是對自我的愚笨,因此的慈悲就是幫助別人認識真正自我的本質、價值和潛能,從而擺脫因愚笨(avidya)而產(chǎn)生的種種痛苦和掙扎。只要一個教師的教學仍不以這為前提,就不多是慈悲的。對一個真正的瑜伽士來講,他(她)已看清痛苦的根源是內心的愚笨,而非命運和他人的過失。
1)asmita,假我。指我們糊口在一個很是狹隘的、錯誤的對自我的概念之中而限定了對其他更高生命境界的體驗和快樂。
2)raga,對享樂的沉淪、執(zhí)著和貪婪。
3)dvesa,因痛苦的影象而釀成的回避和排異。
4)abhinivesa,不安全感,不確定感,對死亡的懼怕。
真正的瑜伽練習會帶來身體和生命力的凈化,凈化會帶來覺知力、覺知力會帶來精神的活力和精微感,精微感會帶來自我認識的深度,深度會帶來沉著、棄絕和呈獻,呈獻會帶來愛、謙卑和服務,服務會帶來恩賜和祝福,而恩賜會帶來靈魂的喜悅和完美——那種超越時間的靈性生命,掙脫了假我和束厄局促——智慧而永恒的存在。
瑜伽心得體會篇五
我不知道瑜伽給我?guī)砹耸裁春锰?這么些年我一直就是這樣,沒發(fā)現(xiàn)什么與眾不同。就好比自己的身高與容貌,你從來不會覺得,在某一天早晨起床,發(fā)現(xiàn)自己一夜長高了10cm,嚇你一跳?有人說我比同齡人顯得更年輕,我說,這個是基因問題,跟瑜伽有沒有關系我真不知道。
有沒有覺得,你一直在追求著某樣東西,追啊追啊,時間一天天過去,你從來沒有放棄,突然有一天,你追到了,但內心并沒有表現(xiàn)得狂烈激動,而只是淡淡的會心一笑。比如你的工資,你的座駕,你的新房,你的伴侶等等。我不想說瑜伽乃生活必需品,不練習瑜伽不會怎么樣,真的。因為我們終會慢慢的老去,即便是你到了80歲還能下個豎叉,除了尊敬和敬仰,還是尊敬和敬仰。
每個人都有選擇事物的權利,總有一部分人會無端無故的喜歡。坐在墊上,閉眼、呼吸,與心靈靠近;站在墊上,身體的各種排列、各種組合、各種連接,與心靈同在;躺在墊上,閉眼,呼吸,把自己交給心靈。
【本文地址:http://m.gzsthw.cn/zuowen/2447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