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山不老讀后感(優(yōu)秀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6-06 15:30:56
2023年青山不老讀后感(優(yōu)秀8篇)
時間:2023-06-06 15:30:56     小編:zdfb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青山不老讀后感篇一

今天我們班學習了《青山不老》這一課。在課堂上同學們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而老師則在一旁靜靜地聽著,并用最恰當?shù)脑捫薷腻e誤,有些同學甚至因為老師叫其他同學回答問題,而不叫他回答問題而生氣呢!在這堂課上,就連不愛回答問題的我也勇敢的舉起了手,只是老師沒有看見。

課上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尤其是回顧了說明方法,如:舉例子、列數(shù)字、作比較和打比方。我還更深一步的學會了寫作方法——對比,在課文中就有不少相互對比的'句子,我知道這條山溝所處的大環(huán)境。和我還知道這個院子里的小環(huán)境。這兩句話就是一個鮮明的對比,寫出了大壞境的險惡和小環(huán)境的樸實。

學完課文后,我知道了老人的大愛和堅持不懈;學習到了老人的無私奉獻;更體會到了老人行得奇跡背后的辛酸。年紀81歲的老人,持守著這一片土地,這樣的青山怎么會老!

青山不老讀后感篇二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黃金是寶,學問勝珍珠”。是呀!這三句名說得多好啊,書的確可以像藥那樣,治愈人們的心靈;讀書讀得多了,任何的問題都能夠輕易的解決;黃金珍珠雖然很珍貴,但是書卻比黃金珍珠還要珍貴,因為書能夠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金錢。因此,我愛讀書,最近,我又讀了一篇課文——《青山不老》,讀了這篇課文,讓我受益匪淺,思緒萬千。

《青山不老》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山野老人,面對環(huán)境的惡劣、生活的艱苦,一直堅持在山中造林,一造就是15年。這15年來,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和3700畝林網(wǎng),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啊。這了不起的奇跡,表達了老人堅持不懈造林的決心不變、勇敢、無謂、不怕困難的精神永遠存在。

文章中的老人,他已經(jīng)81歲了,他的女兒一而再再而三的從城里跑到山中勸他回到女兒的身邊,讓老人去城里享清福,可老人不走,因為他覺得在山中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子后邊的青山,就是自己生命的歸宿。

文章還有許多好詞好句。如:“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里,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坑上,就像坐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這句話寫的是作者看到的一幅造林的景象,窗外全是綠樹,都是老人的功勞,置身在這綠樹成蔭的地方,作者似乎成了一艘小船,而這片綠色,也成了“海洋”,作者似乎正在這汪洋大海中劃著小船前進著。讀完這句話,我似乎覺得自己也置身在一片綠洲之中,望著一望無際的綠樹,心都平靜了下來。還有“他已經(jīng)將自己的生命轉(zhuǎn)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的與山共存,與日月同輝了”。這短短的兩句話卻表現(xiàn)出了老人勇敢、無謂之精神,老人用有限的生命,創(chuàng)造了無限的生命價值。

讀了《青山不老》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一定要像老人那樣,無論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堅持下去,決不能半途而廢,要用自己的努力來實現(xiàn)自己人生的無限的生命價值。

青山不老讀后感篇三

今天語文早讀時,我讀了《青山不老》這篇文章,讓我感受深刻。

本文主要講的是,在我國的晉西北,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怪物盤踞之地。過去這里風吹沙起,但就有一位老人竟創(chuàng)造了這塊綠洲。

我們被那小老頭給感動了,他種植樹木,之前原本有七個人來種植樹木,但又先后去世了,最后也只剩下老頭子一個人了,他沒有放棄,他還是堅定自己的看法,自己種植下去,就是為了改變這個地方,為了那下一個人住的更好。

小老頭,他無私奉獻,把他的一生都投入到種植樹木中去了,他只為了能改變這個家園,不要在讓那沙塵暴來阻擋人們的生活。他女兒勸說下,他還是不走,他還是要把這里改變,改變的更加美麗,最后他也一樣,一起融入到了這個片美麗的地方,到處是綠樹的地方,他也會變成一棵樹,一直保護著著這個地方。

最近我國的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這都是因為我國的森林已出現(xiàn)了大面積的消失,樹木已經(jīng)在不斷減少,我們這里就會因樹木的消失而出現(xiàn)沙塵暴,霧霾等自然災害,這會傷害到我們?nèi)祟悾覀內(nèi)祟愐矐撘庾R到這一現(xiàn)象,我們也應該像老人一樣去植樹。

其實為了保護環(huán)境,我們不僅僅只有植樹這個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別的方法去保護環(huán)境,就比如可以種植花草等。

我們?yōu)榱宋覀兊募覉@也一起行動起來,我們從小事做起,從不摘花,不摘葉做起,這樣就能為我們的家園添加光彩。

青山不老讀后感篇四

讀了《青山不老》這篇文章,我為文中的老人而感動。

《青山不老》中老人為家鄉(xiāng)的青山付出了許多,老人唯一的女兒幾次讓老人去城里享清福,但老人都不答應,最終把荒山變成了美麗的.綠洲。

老人不僅留下了青山,綠化了環(huán)境,最重要的是保護了環(huán)境,造福了人類。如果我們破壞環(huán)境就對不起老人了,因為老人退休了都沒有答應女兒去城里享清福,老人一定想,趁自己還活著這段時間,得多種樹,造福人類,讓家鄉(xiāng)的人們過上好日子。結(jié)果,文中的那位瘦小老頭,在65歲那年,竟和七位老漢治理這條地處祖國晉西北的大山溝,15年竟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wǎng),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青山不老讀后感篇五

今天,我看了《青山不老》這篇課文,我看完之后我的感受很深。

中國的晉西北是一個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縣志載:“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可見這里的風有多大,多么危險,可在這里一個瘦小的老人和他組織的七個人一起植樹,在這期間五人已相繼離世,一天他植樹回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老伴已經(jīng)在炕上過世了?,F(xiàn)在只剩下81歲老人一個人了。在他種樹的十五年間,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十五年,他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多畝林網(wǎng)。這些數(shù)字令我震撼,這是任何一個普通的老人都無法做到的。他的唯一的女兒三番五次地從城里回來,接他享清福,可是老人一次次地拒絕了,他覺得種樹是他命運的選擇,青山是他最好的歸宿。他還那么無私,他還用林業(yè)收入給村里每一戶居民買一臺電視機。他已經(jīng)把生命轉(zhuǎn)化成另一種東西,他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馬永順,他曾靠彎把子鋸一個冬天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人完成6人的工作量,他為了補回這些樹,每年春季都植樹。1982年馬永順還有8000棵樹沒栽上。有人勸他:“你種那么多樹要享清福了?!钡R永順堅決不要。他堅持義務植樹40年,栽了五萬多棵樹。他是一個植樹英雄。

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多植樹,保護好我們的家園!

青山不老讀后感篇六

這篇短文主要講,“我”經(jīng)常去一座山上的山溝里,山上全都是樹,像綠色的大海。而這條山溝是西伯利亞大風常常肆虐之地,干旱、霜凍、沙塵暴已不稀罕,縣志記載臺風能吹起牲口呢,而住在山溝里的瘦小老頭卻排除千難萬險,不享清福,留在山重做綠化,似乎屋后的青山就是他生命的歸宿。文中的老人作為個山野老農(nóng),他就這樣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他已經(jīng)將自己的生命轉(zhuǎn)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我真是佩服那位老爺爺,他的生活直到八十幾歲都沒有人照顧,而且與他共同治路七位老漢,已有五位已經(jīng)去世了,就連與他風雨同舟一生的可敬的老伴也過世了,但他不被感情所束縛,堅持默默守護著自己居住的山林,山林已經(jīng)可以抵擋兇猛的山洪了。人與土地,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護的人。

青山不老讀后感篇七

文章開頭便讓人感到了濃濃的綠意:“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比欢?,文章所說的這個地方,竟是中國的晉西北,竟是西伯利亞大風常來肆虐的地方,竟是干旱、霜凍、沙塵暴等與生命作對的惡獸盤踞之地!

讀到這里,我不禁心中好生疑問:“這樣的地方,怎會有文章開頭的那一片綠色?”沒有錯,這綠洲的出現(xiàn),是因為那個“手端一桿旱煙袋的瘦小老頭”。在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下,65歲的他居然組織了7位老漢共同治理山溝。老伴過世,他顧不得悲傷,更加堅定了自己要“綠化環(huán)境到死”的信念;他的女兒要接他去城里享清福,這不是81歲高齡的老人應得的回報嗎?人老了,過平靜的生活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但是,他,不肯。他堅定不移的相信種樹便是命運的選擇,他執(zhí)著地堅持著在旁人看來有些可笑、不現(xiàn)實的宿命,把屋后的青山認定為他最后的歸宿!老人已跨過了八十歲的門檻,卻還有宏偉設想:繼續(xù)栽樹。他這樣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原本,他(她)(本身)是沒有價值的,他(她)要通過追求,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老人的生命是有價值的,他放棄了人生中一個常人最舍不得放棄的部分:逸。他從沒有萎靡不振過,他把畢生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命運的選擇”,為國家作出了貢獻。放眼老人的一生:他的人生是充實的,還有快樂——因?qū)崿F(xiàn)了自己的價值而快樂。老人對青山深深地愛著:他創(chuàng)造了它,它也幫助了他——它給了他信仰:堅持自己的抉擇。

青山不老讀后感篇八

早晨起床,打開窗戶,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綠洲,青風撲到臉上,吸一口就讓人感到莫大的滿足。就這樣,新的一天開始了。

雖然這只是人們美好的愿望,是想象中的場景,但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告訴我們,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設想一定會變成現(xiàn)實的。

大家可能會覺得老人夸大其辭,可是他用這樣的事實告訴我們這不是假的:種在不毛之地的3700畝林網(wǎng),7條防風帶和8條已經(jīng)綠化的溝。

15年,足以讓一個孩子長大成人,與他一起植樹的七位老人均已相繼過世,他活了下來,他信仰著一座座青山,一條條綠河,一個碧綠的世界。15年他與青山為依,以鐵鍬為伴,閑暇時只能望著大山發(fā)呆。這是怎樣的孤獨,在靜得只能聽見鳥鳴的那一刻,活下去也許要比死亡更要有勇氣。

他不可能長生不老,終有一天他會去找他已故的伙伴。他留下了什么?他留下的是他的樹和他的心。他用一生心血耕耘出的一片片綠色,永遠不會離我們而去的。

我站在那青山上,盡情地呼吸著,眼前的綠樹好似都變成了這位老人,驕傲地佇立在大西北的土地上。

【本文地址:http://m.gzsthw.cn/zuowen/199783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