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一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jīng)歷。
2、鄰居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xiàn)。
3、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一、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母雞的見聞。
2、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社會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
二、自讀自悟
1、師生共同制定閱讀目標。
(1)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流利、讀正確。
(3)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致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個有哪些特點?
2、自主閱讀,邊讀邊批注。
三、匯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別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shù)脑~語概括。
(3)聯(lián)系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為“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組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分辨褒貶,積累詞語
1、思考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感情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 色彩也發(fā)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復回味,走近老舍
1、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后,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后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二
一、教材分析
《神童的秘訣》是小學語文版教材第五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老一代革命家陳毅小時候認真讀書的事。揭示了陳毅學習好的“秘訣”,告訴我們要想學習成績好,更重要的是勤奮,還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方法。
學習陳毅好的學習方法,了解“神童”的秘訣是什么。通過具體句子學習冒號、引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是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
二、學情分析
1、三年級的小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初步做到在閱讀中有所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和感受。
2、經(jīng)過初讀課文,了解大意——自讀課文,明晰“秘訣”——細讀重點段,理解感悟——拓展思維,聯(lián)系實際等環(huán)節(jié),結合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對這種結構更加明晰化。
三、教學目標
1、了解陳毅小時候學習好的秘訣,學習他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勤學好問的。良好讀書習慣。
2、結合上下文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3、引導學生結合具體句子,體會冒號、引號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課時安排
本課分兩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學習生字新詞,指導書寫,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第二課時:細讀重點段,理解感悟,學習陳毅好的學習方法,了解“神童”的秘訣。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設疑激趣。
師:今天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13課《“神童”的秘訣》,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課文第一自然段,知道“神童”是?為什么同學們都稱陳毅為神童呢?“神童”多么令人興奮的贊賞!同學們想知道神童的秘訣嗎?到哪里才能找到答案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104頁?;仡櫳瞎?jié)課的學習,既為下面學習作鋪墊,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讀課文,明晰“秘訣”。
1、要求:請大家認真默讀課文最后一段,它將告訴我們神童的秘訣是什么。找到了請用“。”在書上畫出有關詞語。
2、生讀文,圈畫。
3、交流:神童的秘訣是什么呢?
4、質疑: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嗎?
5、齊讀
過渡:陳毅小時候用什么好的讀書方法勤奮學習呢?學生自己在讀中悟,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
三、細讀重點段,理解感悟。
1、學習二、三、四自然段
①(出示插圖)請大家先仔細觀察這幅圖,想想圖上講了一件什么事?
②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圖上的內(nèi)容呢?(找出來后,指名讀課文)要求邊聽邊思考: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告訴我們陳毅是個學習勤奮的孩子呢?班級匯報交流。
③師:陳毅這么勤奮學習,難怪毛老師這么喜歡他,當媽媽要打陳毅時,毛老師是(),誰能來把這句話讀一讀呢?你能把毛老師親切,驚奇的語氣讀出來嗎?(對比讀、同桌讀)注意評價。
④師:剛才有很多同學讀得非常認真,并且能把毛老師說的話有感情地讀出來,現(xiàn)在老師和同學們配合一下,一起把二、三自然段讀一讀,如何?教師引讀,學生跟讀。
⑤師:嗯,同學們進步真大,聲音也非常響亮。老師這里有一組對話,請看出示課后第3題,誰來當當毛老師,誰來當當陳毅呢?我們來聽聽看誰讀得更好。(指名讀)要求注意:標點符號。提示:冒號表示提示下文,引號表示引用的部分。
2、學習第五自然段
①師:同學們真聰明,讀得入情入境,可老師還有一個問題想考考你們,你能從第五自然段里找出陳毅小時候的學習方法嗎?請同學們輕聲地把第五自然段讀一讀。班級匯報交流
②師:陳毅畫了許多圈圈點點,打圈圈的是(),打半圈圈的是(),打黑點的是()。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
③上課的時候,陳毅格外留心,留心什么呢?
④你覺得陳毅的這種學習方法好嗎?好在什么地方呢?
⑤師:既然陳毅的學習方法這么好,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怎么樣?教師引讀,學生跟讀。
3、師:現(xiàn)在誰能來說說題目上的神童為什么要加引號了嗎?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的:“天才就是一分的靈感,加上九十九分的勤奮?!卑堰@句名言讀一讀。
4、師:同學們概括得真好,那“學問學問,多學多問”中的學問指的是什么?多學多問指什么?(學習方法)在學生交流感受的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撥,把對課文的理解引向深入,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秘訣的真正含義。
四、拓展思維,聯(lián)系實際。
1、你平時是怎樣學習的呢?(小組交流)
2、學了這篇課文后,你打算怎樣做?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使所學知識能更好地運用到實際學習中。
五、總結談話。
師:其實我們班有很多同學和陳毅一樣,既有很好的學習方法,又很認真地讀書,老師相信只要做好這兩點,我們班也會出現(xiàn)很多的神童。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宇,會寫出12個生宇。能正確讀寫“荷花、挨挨擠擠、蓮蓬、飽脹、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隨風飄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yōu)美語言。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愛美的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4.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感受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tài)。
教學難點
想象這一池荷花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畫”。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導學過程
預習題綱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大體內(nèi)容。
2.搜集荷花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1.喜歡猜謎語嗎?請聽好了: 一個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粉紅袍,坐在綠船上。(打一植物)
2.說說你了解到的荷花。(學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荷花的資料)
3.葉圣陶爺爺筆下的荷花又是怎樣的呢?(板書課題)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分組出示生詞,指讀,正音:
a.挨挨擠擠、翩翩起舞、隨風飄動(讀了這些詞,你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的景象?)
b.荷花、蓮蓬、飽脹、衣裳、仿佛、舞蹈、蜻蜒、
3.接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哪些段落具體描寫了這一池荷花?
三、讀議結合,體會情感
“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
(一)品讀二、三段。
1.自由讀二、三自然段
邊讀邊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劃下來,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說說為什么喜歡,再有滋有味地讀一讀。
2.理解并讀好重點句。
(1)“荷葉挨挨擠擠的……”
從這個句子中你感受到荷葉是什么樣子的?從哪些詞體會到的?[課件演示:挨挨擠擠的一池荷葉]——你們看,這就是一池挨挨擠擠的荷葉,這就是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呢!看了畫面,誰能把這句話讀得更好?(指名讀、齊讀)
(2)“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p>
a.談體會:你覺得哪個字用得好?為什么好?
b.換詞理解“冒”:“冒”還可以換成什么字?
c.表演體會“冒”:荷花是怎樣冒出水面的?誰能來表演一下。
d.激發(fā)想象:這些白荷花冒出來以后,它們想干些什么呢?
小結:多么可愛的白荷花呀!你們看,一個“冒”字不僅把荷花寫活了,而且使它變得更美了?,F(xiàn)在你應該明白為什么說這個冒字用得好了吧!
(3)“有的……有的……有的……”
a.[課件演示:荷花的三種姿態(tài)]這些姿態(tài)是什么樣的,我們來看看!
b.看了剛才的畫面,你能說說課文描寫了哪三種荷花的樣子么?(剛開的、全開的、將開的。)
c.引讀三句話:剛開的荷花是什么樣的呢?全開的呢?將開的呢?
d自由練讀。(你們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這三種姿態(tài)不同的美和可愛么?)e.指名朗讀。
小結:[課件演示:一池荷花]
師讀:“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贝丝蹋阕钕胗谩珎€什么詞來形容這些荷花呢?(板書:千姿百態(tài))
作者又把這一池荷花看作了什么?
a.質疑探究:讀了這句話、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2(作者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畫?畫家指的是誰?)
b.分組合作,討論交流。
小結:正象你們說的那樣,這一池荷花不僅僅很美,從課文的字里行間,我們還可以感受到荷花競相開放的生機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畫。(板書:一幅活畫)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這位了不起的畫家創(chuàng)造了這樣的杰作,才讓作者產(chǎn)生人在畫中游的感覺。同學們,讓我們也走入畫中,一塊來回味課文的二、三段。
(二)巧讀四、五段。
1.指名朗讀四、五段
2.看到了這美麗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讀課文,當作者陶醉在這種美的境界中的時候,他眼前出現(xiàn)了怎樣奇特的景色?
4.如果,體也變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會有哪些動物來告訴你什么?
5.作者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聯(lián)想呢?
6.齊讀第四、五自然段,體會荷花的美。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總結全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新詞。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二、回顧全文,總結寫法
1.齊讀全文。
2.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本文的?
(板書:聞到──看到──想到──回到現(xiàn)實)
3.作者用什么方法把這篇文章寫得這么美?
(板書:細致觀察、豐富想象)
三、拓展練筆
1.作者把荷花寫得如此之美,你們一樣能把自己喜歡的花寫下來。
2.交流課前所觀察的花。
3.師引導依照課文分成幾個部分寫,寫出特點。
4.交流習作,講評后,學生修改小練筆。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組詞。
2.觀察描寫,識記字形
3.集體交流,重點點撥范寫:
4.書寫練習。
5.自評互評。
五、作業(yè)布置
抄寫文中優(yōu)美詞句,積累語言。
板書設計
聞
葉:多 綠 大 圓
荷花 看 活的畫
花:才開 全開 將開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四
《孔子讓路》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讓過路嗎?你讓過幾次路呢?你是怎樣讓路的呢?(同學們暢所欲言,教師總結得出,導入課文)。
今天我們來學習《孔子讓路》一文,你和孔子比較一下,誰做得更好(板書課題)。
2、出示掛圖,簡介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學生編成《論語》一書,留傳于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思考題和新字詞,讓學生自讀課文。
①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情?(用一句話概括)。
②指名學生認讀本課生字詞。
2、課文記敘孔子給項橐讓路。
3、開火車讀生字詞,糾正讀音不正確的字,特別注意多音字:喝hē(喝水)hè(吆喝)
三、品讀句段,朗讀感悟
1、在課文中找出下面這兩個句子,對照下面的思考題,比較朗讀分析。
喂,小孩,快讓開,我們的車要過去!
孩子,給我們的車讓讓路好嗎?
a、這兩句話,分別誰對誰說的話?
b、句終號有什么不同?說話的語氣有什么不同?
c、安排學生扮演角色朗讀,看誰讀得像讀得好。
①小組討論交流。
②班內(nèi)交流,教師點撥。
2、在課文中找出下面兩個句子,體會朗讀,分析孔子和項橐的特點。
孩子,你怎么不懂禮節(jié)?你擋住了車,誤了我們趕路??!
我不懂禮節(jié)?那么請問老人家,世上是車給城讓路呢,還是城給車讓路呢?
教師點撥:這兩個句子是孔子和項橐的對話。項橐抓住孔子講“禮節(jié)”一句,連用了兩個反問句,提出是車給城讓路,還是城給車讓路,答案是明白的,因為城是不能動的,車是可以繞道,且在城面前,車應先讓路,這也是一種禮節(jié)?。∮纱丝梢?,七歲的項橐是多么的機智、聰明。
3、指名學生朗讀第11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的是什么?分析孔子具有什么樣的思想品德?
(這一段是孔子內(nèi)心獨白,記敘了孔子的思想變化過程,是孔子的內(nèi)心活動??鬃痈矣谙蚝⒆诱J錯,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還說自己不如孩子懂禮節(jié),可見孔子是多么的謙遜)。
4、找出“三人行,必有我?guī)?!”一句,說說這句話的含義。
a、指名讀句子。
b、你是怎么理解的?(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一個可以做我的老師。這個句子成為千古絕唱的名言名句,告誡我們?nèi)烁饔兴L,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
四、總結全文,評價人物
1、帶著感情朗讀全文,從這個故事中,你認為孔子是個怎樣的人?
2、你認為項橐是個怎樣的人?
3、面對項橐這個孩子,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五、課外拓展
課外搜集有關孔子的故事,準備召開“孔子故事知多少”故事會。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篇五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進行口語交際;完成習作教學;學習多音字;積累古詩詞;學習新生字;展示作品
2、過程與方法:
(1)在口語交際中鍛煉流利語言,學會寫作。
(2)在發(fā)現(xiàn)、研究中學習多音字、新生字。
(3)在背誦中積累。
(4)在展示中擴大見識。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讀、寫、背中訓練語言能力。
重難點、關鍵:1、進行口語交際。2、完成習作。3、背誦古詩。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展示課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組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獲。
3、交流有什么感受。
4、講講今后的打算。
四、請講得好的同學上臺講述自己的課余生活。
1、生講,師略記條理。
2、予以講解、梳理。
五、評比。
1、每組選出一個上臺。
2、評比誰講得好。
六、作業(yè):回家講給媽媽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完成習作。
教具準備:帶上各自與課余生活有關的器具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幾個同學課余生活的用品:書、畫畫、樂器……
2、讓學生自由講自己的課余生活。
二、引導寫作
1、請幾個同學上臺講述。
2、老師點評。
三、寫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多音字。
2、背誦古詩。
3、從生字中學生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讀生字、區(qū)別、組詞、掌握多音字
二、古詩
1、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2、師范讀,學生跟讀
3、議議詩意:一個小孩坐在河邊學釣魚,他傾斜著身子坐在草叢中,綠草半掩著他的身體。過路人向他問路,他一句話也不回答,只是擺手示意不讓問路人靠近,唯恐發(fā)出響聲把要上鉤的魚兒嚇跑了。
三、學習新生字。
四、作業(yè):背誦古詩
【本文地址:http://m.gzsthw.cn/zuowen/192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