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面教學反思總結實用(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9 14:21:51
最新一面教學反思總結實用(四篇)
時間:2023-03-29 14:21:51     小編:zdfb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nèi)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面教學反思總結篇一

1、通過做動作,引導學生體會“跳與爬、落”的不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形象。

2、通過看“珍珠”課件,領悟“像珍珠圓潤”的特點。

3、第六小節(jié)中,“俊俏”,先引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又放在句子當中體會。

4、充分利用文本,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

如:第二節(jié)的“越來越”表現(xiàn)小露珠越來越大、越來越亮的可愛模樣。第七節(jié)“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駐呀”放在補白訓練之后,學生的理解有了基礎、情感有了鋪墊之后,想留駐小露珠的想法自然流露,再朗讀就顯得水到渠成。

總之,對于整節(jié)課,我憑借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充滿童趣的語言,拉近了學生與教材間的距離,喚起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情感。學生在這種情感的支配下,自主地閱讀,自主地交流合作,感受到學習課文的快樂和自己獲取知識的成功喜悅。但是在某些地方還是存在著缺憾,如:在對于時間的分配上,我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在總結課文顯得較為倉促。又如對于學生的回答中出現(xiàn)的不規(guī)范現(xiàn)象,沒有及時指正,有一位學生把露珠讀成“l(fā)ou”,我沒有指出。另外,我在組織教材上還需下點工夫,進行整理。

一面教學反思總結篇二

下面是我教學本課后的感受:

1、情境導入。一開始我用深沉的語調(diào)敘述臧克家書寫詩的情景導入,并故意背誦了《有的人》開頭兩句。然后提問:這首詩的題目是……?這個問題學生是心領神會的。充滿激情的朗誦導入,一上來就奠定了詩歌中對魯迅的那種景仰、崇敬的基調(diào),下面講臧克家如何贊頌魯迅時就自然多了,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情境。

2、多讀促學。這是一篇訓練朗讀的好材料,讓學生在讀中品味,能使學生更好地領會中心。課堂上,我運用了不同的朗讀方式,并設計了朗讀層次,從初讀詩歌,讀準字音,讀得流暢;再讀詩歌,同桌互讀,讀出節(jié)奏;聽讀詩歌,評價;到精讀1、2、3、5節(jié),理解詩意;再到小組共讀,共品;最后出示主席對魯迅的評價,升華感情后齊讀。突出了層層深入。

3、遷移學習。本課的學習是在學生對魯迅先生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本課,我注意結合學過的課文以及相關的閱讀鏈接。如:“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使你聯(lián)想到什么?(想到了魯迅先生救助車夫的情景;不讓女傭阿三干重活的情景;讓賣票的青年一元錢給他兩本書的情景……)這樣加深對詩句意思的理解和體會。

4、感悟方法。對比是這首詩的主要寫法,教學時注重對比朗讀的訓練。詩的每一小節(jié)都用對比寫,每一節(jié)都是先反后正,這樣,使正反兩方面的形象更加鮮明,主題更突出。因此,我在朗讀指導中采取多種對比朗讀的形式,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悟自然也提升。

5、存在問題。對小環(huán)節(jié)與細節(jié)的時間缺乏基本的預設,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達成,由于時間設計的失誤,寫的訓練也就沒有時間給予落實。另外,教師主導下師生單向互動的時間過多,沒有充分利用學生之間的互動。這也影響了學生參與的廣度和深度,一些學生陪著學習的狀態(tài)因此而產(chǎn)生。

一面教學反思總結篇三

預設以下的一些問題,則學生的聯(lián)想,體驗,交流,碰撞會更充分一些.

1,假如你是這個故事里的一個獵人,目睹了這悲狀的一幕,回家后你最想對親人說的是一些什么話

2,假如你是那只像流星似的最先試跳跌下懸崖的老斑羚,說說你當時是怎么想的.

3,假如你是一只聽懂了鐮刀頭羊幾次\'咩\'叫意思的年輕斑羚,請你轉(zhuǎn)述鐮刀頭羊每次所說的話.

4,假如你是那只成功指揮了這次飛渡的鐮刀頭羊,在告別世界的這一瞬,你最想對人類說的是什么

5,假如你是本文作者,見證了這整個事件后,你聯(lián)想到了我們?nèi)祟惖哪男┤撕褪?/p>

總之,反思今天的課,是為了上好明天的課,我將以這次展示課中的不足做為基石,不斷總結,不斷進取, 我相信明天會更加燦爛.

一面教學反思總結篇四

上完本節(jié)課,我認識到自己在內(nèi)容講解和環(huán)節(jié)安排上既有閃光點也有不足之處。得:

第一,選準了以“歸”為突破口,設置問題,這樣文章的思路就很清晰,便于學生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進而易于理解作者的情感。

第二,注意引導啟發(fā)學生,充分的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很好的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第三,引導學生初步掌握了鑒賞詩歌的步驟:景境—意境—情境。

失:

第一,由于初上講臺,教學經(jīng)驗不足,授課過程中“面面俱到”導致重點不突出。

第二,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情感的過程中,方法不夠得當,引導不夠到位,導致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顯得有些被動。

第三,在講解和表達方面用詞還不夠精當,不僅是學生在接受知識上存在一些困難,而且有時還會對學生產(chǎn)生一些錯誤的導向。

第四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夠完整,最后的背誦環(huán)節(jié)應當堂檢查結果。

【本文地址:http://m.gzsthw.cn/zuowen/192768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